No copy
Forward
Back
reload
;Message
首页
💼工作
🔧机械 ♑ 液压
✈ 航空相关
📏仪表及电气
⏳ 阀门相关
⛹️♀️生活
📽️影音相关
👀我看...
♪ 我听...
🗑️其他
🚴♀️游记
关于...
友链
统计
更多...
XC'S 图册
XC'S视频
XS'小工具
单位转换
Search
1
小米11 Ultra 刷机rom、面具magisk、太极.阳折腾记
16,118 阅读
2
Apache & PHP 8.0.X 分享Apache80_2454.8210_arm_64.qpkg
8,705 阅读
3
Solidworks 2016 激活Activator.GUI.SSQ产生的卡顿 闪退
8,444 阅读
4
电液伺服阀特性参数、定义、技术术语,如何测试操作。
6,881 阅读
5
NAS黑群晖DSM7.0 定时开关机方案
6,087 阅读
登录
/
注册
Search
标签搜索
培训学习
xc影后感
软件分享
想说两句
液压经验
心灵感悟
液压产品样册
行业知识
AMESIM
试验台
影评
测试设备
测试内容与方法
生活小技巧
生活感言
仪表产品样册
追忆少年
3D模型
typecho
经验
xc
累计撰写
219
篇文章
累计收到
98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工作
🔧机械 ♑ 液压
✈ 航空相关
📏仪表及电气
⏳ 阀门相关
⛹️♀️生活
📽️影音相关
👀我看...
♪ 我听...
🗑️其他
🚴♀️游记
页面
关于...
友链
统计
XC'S 图册
XC'S视频
XS'小工具
推荐
单位转换
最新回复
ALICE
2025-04-01
Level:1
借鉴
z
2025-04-01
匆匆过客
感谢分享
wsj549
2025-03-31
匆匆过客
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搜索到
40
篇与
标签 培训学习 下的文章 -
的结果
2022-10-14
Amesim用液压元件设计库搭建液压阀-单向、换向,溢流,减压,喷嘴挡板阀
概述 Amesim中,提供了液压标准元件库,蓝色表示,做系统分析的时候,最为方便,它默认了调用的元件是成熟产品,但作为液压元件的独立研发或开发,就要对液压元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或仿真,标准元件库将不再适用,此时,就会用到液压元件设计库。正文 学习之余,顺便练手,我这里分享一下我搭建出来的:单向阀、3位4通换向阀,直动溢流阀,先导溢流阀,定压减压阀,喷嘴挡板阀的模型,供你参考:
2022年10月14日
1,217 阅读
0 评论
3 点赞
2022-10-12
Amesim学习搭建多级液压缸、千斤顶Hydraulic Jack仿真--学习笔记
概述 今天学习了利用AMESim搭建多级液压缸、液压千斤顶Hydraulic Jack的课程,看着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就发现报错连连。实践再次证明,多动手,总没错模型原理 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固定壳体模型,另一种是结合固定和运动壳体 走的弯路: 1.偷懒用恒压源或恒流源来代替液压泵? 这样出来的曲线,基本看不到分段。当然,如果把泵的排量设置的很大,也是同样的效果。 2.设置其中一个活塞的位移时,不小心输入到变量单元格,导致AMESIM无法运算,找了好久的原因,甚至推翻重来,才发现问题。仿真结果结果分析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2年10月12日
688 阅读
1 评论
1 点赞
2022-10-11
Amesim学习搭建柱塞泵pump仿真--学习笔记
概述 最近在学习AMESIM,一直觉得AMESIM做系统仿真很有优势,但如何用它搭建液压元件的仿真呢?通过本次的学习,一下子就觉得难度提升了好几个等级,看看下面这个图,你能相信它就是一个标准的9柱塞的定量轴向柱塞泵吗? 学习的经验告诉我,看的再多,不马上练习,很快就会忘记,行动起来吧。准备工作基础知识: 先了解单柱塞的位移、速度公式,并且了解常规的一些概念:柱塞个数、柱塞直径、柱塞孔分布圆直径、斜盘倾角、泵出口压力、柱塞孔死容积、油液弹性模量,这些在仿真过程中都会用到的参数或公式。 单柱塞建模 注释: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学习提醒 1.函数定义公式:-tan(x.PI/180).sin(y.PI/180),将角度值转换为了弧度值. 2.柱塞位移chamber length at zero displacement需要按照公式填写75.tan(16.PI/180).(1-cos(0.PI/180)),其中0为首个柱塞的起始角度,后面的柱塞逐个增加40°,9柱塞联合仿真的时候,需要对应修改角度值,同步修改角度传感器的值offset to be subtracted from angle 3.柱塞的过流面积,应该按照实际模型来统计数据,如果制作虚拟数据,需要注意高压和低压区域不存在重叠部分,否则泵的压力会上不来,高低压串油内泄。 联动 将9个柱塞联动的时候,看上面的学习提醒2,原理可以看最上面我搭建好的图纸。学习入坑 我刚开始一直没明白为啥在输入公式的时候,把β值输入成了x.PI/180,请教了李老师,回复说在AMESIM中,所有的角度计算都是采用弧度,也许是走出课堂太久了,差点都忘记弧度了,特意补习了一下:2π=360°,β值换算成弧度就应该是这样x.PI/180。
2022年10月11日
1,672 阅读
25 评论
5 点赞
2022-10-09
负载敏感系统,LS,LUDV系统分析及Amesim仿真
概述 最近在学习负载敏感系统,越发觉得优秀的液压系统,说白一点,就是两个字:节能。 你用多少,我供多少,尽量不产生多余的功率,否则,白白浪费能源不说,产生的能源要处理掉,不但增加了元器件的磨损负担,最终全部转换为热能,使系统温度变高,又要采取降温措施。之前介绍的 谈谈变量柱塞泵-控制方式为恒压、负载敏感和恒功率的区别,你搞懂了吗? ,负载敏感泵只是负载系统的部件之一,要合理利用负载敏感系统,还得看系统原理。负载敏感的系统原理 负载敏感系统有两种,分别是LS系统和LUDV系统,看看原理LS系统LUDV系统 可以看出,LS和LUDV系统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压力补偿器的位置,一个在节流阀前,一个在节流阀后,事实上,两个系统中的压力补偿器结构是不一样的。其实在工程应用中,上图中的节流阀,大多都是换向阀,这里采用节流阀分析会更直观一些。 压力补偿器,其实就是定差减压阀,此时和节流阀组合起来,是不是就是调速阀的原理? 系统特点 两个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泵的压力会随着负载的压力变化而变化,一直比负载压力高出一个FR阀的设定值,一般为20bar,流量的变化不受负载影响,随着节流阀的开口大小变化而变化,节流阀的压差也会一直维持着一个低的压差值,由压力补偿阀设定。系统区别 两种系统的使用区别是什么? 当泵的流量充足,称之为系统为不饱和状态,LS系统和LUDV系统使用效果是一样的。 当泵的流量不足应对多执行器同时运动时: LS系统会使得流量优先分配到负载压力较小的执行器上去,负载压力较高的执行器的流量会非常小或无流量。 这就是LS系统的缺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力士乐公司在LS系统的基础上,开发了LUDV系统。 当泵的流量不足应对多执行器同时运动时,LUDV系统就可以做到高压负载和低压负载同时等比例减少流量,使得系统的运动,更合理。系统仿真 刚好这段时间在学习AMESIM,那就在软件中分析一下:仿真条件: 负载敏感泵:FR阀设定20bar,DR阀设定200bar,泵的最大排量40cc/r 电机转速:前5秒转速2000RPM, 后5秒转速1000RPM 节流阀孔径:3mm,5mm 压力补偿阀设定:10-12bar(3mm),15-17bar(5mm) 管道通经:12mm 负载溢流阀:100bar(3mm),150bar(5mm)仿真原理:仿真结果曲线LS系统的仿真结果LUDV系统的仿真结果总结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2年10月09日
2,916 阅读
14 评论
6 点赞
2022-10-08
讨论一下液压系统中,平衡阀、抗衡阀、counterbalance valve的作用
概述 今天在学习的时候,看到了平衡阀(抗衡阀、counterbalance valve)的介绍,就想拿来讨论一下,其实在我的工作中,使用平衡阀的工况非常少,但在起重机系统,悬吊重物的时候,平衡阀几乎就是必选元件了。 它解决两个问题: 1.重物引自身重量,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向下作用力,执行器向下运动时,速度自然就会被迫加速,所以要考虑限制速度的功能。 2.重物悬吊在半空,不允许突然掉落的现象,对被起吊物体或下方的人员,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比如,泵忽然试压,停电因素,系统泄漏,元件故障等因素。平衡阀的符号 原理符号比较直观,它允许油液经过单向阀从2口流向1口,但从1口流向2口的时候,就要经过溢流阀,3口是遥控口,会抵消其中一部分弹簧设定力,剩下的力,就应该由重物产生的力来抵消。平衡阀的工作原理平衡阀的功能 在概述中提到了平衡阀的两个功能,那平衡阀到底是为了调速还是还是为了抗衡失重意外?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把上图中的平衡阀替换为单向节流阀,是否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 以下只是我个人的见解: 如果是单向节流阀是可以调速,可以防止重物瞬间掉落,但不会停止重物,而且调速受到重物重量的影响,使用非常不便, 平衡阀的功能当然是优先安全因素,防止重物意外掉落,只是在平衡重物的重量时,阀前后的压差减小,使得对应的流速减小,流量降低,最终执行器的速度也会降低。导压比 在选择平衡阀的时候,一般厂家都会给出平衡阀的各种导压比。 那什么是导压比呢? 不懂,咱就搜,善用利用网络:看解释 先导比=【溢流压力设置-负载压力】/先导压力 更准确的来说,平衡阀先导比是先导面积和溢流面积之比。 当先导油口没有压力油时 ,平衡的开启压力就是弹簧设定值 . 若没有先导供油 ,平衡阀由负载 打开,压降随流量增大会剧烈增加.若不考虑出口压力影响的话先 导压力=(设定值-负载)/面积比。对于平衡阀,假如其导压比为 3:1,由于先导油与进油口打开阀芯对应的受力面积不同存在 3:1 的比例关系,所以打开阀芯需要的控制压力要低,控制压力与进油口打开阀芯的压力比例近似为 1:3 不同的导压比 3∶1 (标准) 适用于负载变化较大的状况及工程机械负载的稳定。 8∶1 适用于负载要求保持恒定的状态。为啥要设定先导这个功能? 上面其实已经说了:“若没有先导供油 ,平衡阀由负载 打开,压降随流量增大会剧烈增加”增加先导功能,可以使阀的开度随负载的速度变化和调整,最终达到平稳运行速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对先导阀预先泄掉一部分弹簧压力,防止平衡阀的进油口压力过高。(纯属我个人理解)平衡阀选用注意事项:1、流量可以略高于额定流量工作;2、尽可能用低先导比的阀,更稳定;3、平衡阀是用来控制压力,非速度;4、所有的设定压力都是开启压力;5、不能用作溢流阀;6、尽可能靠近执行器,防止软管爆裂。7、一般来说,弹簧力的设定值至少应为重物产生力的1.3倍。
2022年10月08日
4,107 阅读
0 评论
4 点赞
2022-09-29
谈谈变量柱塞泵-控制方式为恒压、负载敏感和恒功率的区别,你搞懂了吗?
概述: 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心脏,每个搞液压的工程师,都会接触和使用到,在工业系统中,液压泵使用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一些特殊油液,比如,航空煤油,航空紫油系统,液压泵就是第一道大难关。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介质对液压泵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来谈一谈,变量柱塞泵的控制方式。 从定量泵到变量泵的发明,我认为是一个质的飞跃,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利用,功率的损耗浪费,系统热量的产生做到釜底抽薪。 在工程应用中,代表作是力士乐系列的A10VSO的柱塞泵使用最为广泛。正文变量泵的结构:系统结构,建议还是直接看视频,直观生动:{bilibili bvid="BV1fE41187Lb" page=""/}变量泵的控制方式: 恒压:当负载的压力达到泵的控制器所设定的压力值时,排量减到最小。 负载敏感:在恒压控制的基础上,始终维持控制调节元件(比如节流阀)压损为泵控制器的设定压损值,一般为14bar或20bar可调。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恒功率:在上面两种控制的基础上,始终维持泵的输出功率为设定值,压力和流量的乘积为设定值。在驱动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很有必要。变量泵的原理和压力流量曲线变化: 变量泵的原理,多年来,我一直看的是云里雾里,虽然知道如何应用,但就解析它的原理,始终搞得不是特别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如今,终于搞明白了其中的变化过程:控制方式原理压力流量曲线恒压负载敏感恒功率 请仔细看他们之间的曲线变换,就能看到流量和压力在不同泵控制方式的区别:恒压泵: 单方面反馈只是压力信号,泵的排量只有两种选择,全排量或接近零排量,其实这已经解决了工程使用的90%的痛点,大部分工况,负载的动作过程都是很短暂的,系统长期停留在没开始位置或已结束位置,此时,用恒压泵就很合适,没动作的时候,泵一直是接近零排量运行。负载敏感泵: 反馈信号是压差值,使得它为了维持控制调节元件(比如节流阀)的压差,随着节流阀开度的调整,泵的排量也对应比例调整。 这种控制方式是为了满足那种动作过程较长或很长的工况,比如液压马达持续运转,或长行程的液压缸频繁动作,如果采用恒压泵,执行元件的速度可能就很快,为了调整执行元件的速度,就得加节流阀,此时的节流阀,节流阀在大流量面前,自然就会产生很高的压差,就成了功率损耗的罪魁祸首。 这时候,采用负载敏感泵,始终保持节流阀的压差值是一个很小的值:14或20bar, 自动改变斜盘的倾角,当节流阀开口很小的时候,泵的排量对应也会很小,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浪费。恒功率: 在有功率限制的场合中,确保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的乘积是限定值,防止泵的功率过大,导致驱动无法拖动。动作原理解析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以上4个阶段,还请仔细揣摩,这确实需要一点分析力和抽象力,希望你能快速理解并应用, goodluck!
2022年09月29日
4,786 阅读
26 评论
10 点赞
2022-09-25
液压附件之液压蓄能器-accumulator
概述: 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使用概率还是很高的,原计划后期培训的课程内容,今天看到一些相关资料,索性收集起来,兴趣正浓,直接提前介绍了。作用 有核心的三大作用: 1)储存能量:a.辅助动力源 b.紧急动力源 c.补偿泄漏,系统保压。 2)吸收液压冲击 3)回收能量结构划分 从蓄能器的结构划分,可以划分为(下图从左到右): 重锤式、弹簧式、活塞式、皮囊式,隔膜式 其中皮囊式使用最为广泛,下面是皮囊式蓄能器的结构图: 动作原理 直接看视频:##BV##相关计算、# 计算原理 根据波义尔定律,可以得出: 计算过程 最终可以得出蓄能器体积变化公式,注意n的取值 实际工程计算 在实际工程计算中,以上公式已经写进了一个小软件,只需要你简单的选择和填写条件参数,很快就可以得出结果。 下载地址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2年09月25日
879 阅读
2 评论
0 点赞
2022-09-23
用Simcenter Amesim 仿真节流孔径、压损以及流量的关系
概述 最近,开始学习Simcenter Amesim,进行系统仿真,真是越学越不由的感叹,德国工业的强大。真心不是一个级别,工程应用中,我身边有很多技术员都还翻手册,套用公式的打法,老外却一直都是钻研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无论是我目前学习的Simcenter Amesim,还是工程3D设计中要到的solidworks,catia...哪个不是老外公司控制着。以前还特意发过文章 我国工业设计软件隐患,是机遇还是命门?{callout color="#2c76d3ed"}所以,不要整天看短视频,就觉得我们已经有多牛叉了,在工业建设中,长路漫漫,任重而道远!{/callout}学习感想 说远了,说说这段时间的学习感受吧,仿真和分析,其实现在大多数3D设计软件或多或少都会附带这个功能,比如我写的这篇流体有限元分析仿真 Flow simulation ,solidworks 但这些软件准确来说,更适合零部件的仿真计算,简单组件的仿真,如果是一个系统,比如液压系统... :$(傲慢) 天啊,不敢想,估计计算机要累死,操作人员也要晕倒,光是那个建模工作,稍有不慎,网格划分这关可能都过不了。 这恰恰是Amesim软件的优势,它更擅长做系统分析,系统搭建快速,仿真结果很快就可以搞定,搭配报表的多种显示分析,加上后处理,堪称完美。 这款软件目前似乎还没有汉化,这对一些看到英文就头疼的人,多少有点打击,我看一些大学似乎也开了这个课程,我个人认为,对没有工程经验使用的人,估计也会很痛苦。正文 目前我也只能算一个入门学习者,练习的时候,就很想用它去做我很感兴趣的课题:孔径、压差和流量,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以前也写过两篇文章: 压差、流量、节流孔径 计算公式简约版 、压差、流量、节流孔径存在怎样的关系? 。 可见,我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其中,我修正过a系数,取值0.53,HAWE公司的样本取值0.78系统搭建 下面是我用Amesim搭建的液压系统原理,非常简单,泵的最大流量设定是150L/min,溢流阀的开启压力是100bar,接了一个压力表,经过一个可变节流阀回油箱,节流阀的最大口径为10mm.节流阀的设置 系统可变节流阀的输入信号是一个0-1的系数,这个系数其实对应的就是节流阀最大口径面积的百分比,为了更直观一点来看,我做了一个简单的换算,见下表:系数k对应孔直径000.052.23 mm0.13.16 mm0.153.87 mm0.24.47 mm0.255.0 mm0.35.47 mm0.355.91 mm结果压差的变化 因为我的出口是直径回油箱,所以节流阀的入口(prot 3)压力就是压损值,见下图:流量的变化 节流阀的出口(prot 2)流量,见下图:结果 从曲线变化规律来看,是符合实际工作工况的,我们用这个公式反推一下a值: 最终得出: Amesim参数反推a值大约为0.42 德国hawe给的a值约为0.78 我以前试验自己得出的a值为0.53说明:以上公式是根据伯努利方程推算出来的,液体的两种状态:层流和湍流 是根据雷诺数进行判断(光滑金属管的雷诺数大约为2320,小于这个值为层流,大于这个数为湍流) 从上图可以看出:流量系数Cq,在层流状态下,和流量系数基本成正比,进入湍流状态后,系数Cq基本就会很稳定不变,所以AMESIM或HAWE都是按照湍流工况来处理的。进一步补充: 关于系数a差别这么大,我认为问题并没有解决,因为这个系数最终影响的结果值偏差太大。于是,我再次做了仿真: 条件: 介质:32##液压油 温度:30℃ 恒定的液压源:压力在10秒内,从0分别上升到10bar 和100bar 固定节流孔:孔径5mm 节流阀前后管道:采用DN10mm的长度为1m的管道。 分别从曲线中取值,7bar@33.3L/min和75bar@108.9L/min 利用HAWE公司的公式反推a值,得出的a值0.42 这个结果让我很抑郁,问题在哪呢?在AMESIM中,Cq的最大值是按照0.7来计算的,为啥我老是算出来是0.42? 翻阅AMESIM的HELP文档,发下公式竟然还有后续: 目前我初步认为,系数Cq并不等同于计算公式中的a值,a值得结果是Cq*tanh函数得到的值。进一步验证我在美国sunhydraulics的英文产品样本中找到压差、孔径及流量三者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同时Sunhydraulics公司给出了计算公式: 说明,它的流量系数c值取0.6,液体密度是0.9 g/cm3{callout color="##baa7d9"} 注意,上面的系数a在下式简化中,直接另外引用的是c,并没有引用a,可以间接说明,a和c不相同。{/callout} 利用给出的公式来套用数据,是符合上面曲线的,同样,我在AMESIM中,将Cq值设置为0.6,设置:孔径5mm;压差7bar;最终得出的流量值是:28.5L/min, 是符合sunhydraulics的曲线数表的。 根据我以前做的试验数据,我更愿意相信0.6的这个系数的准确性,后续还得多做一些实际实验数据来进一步验证。最终总结隐藏内容,请前往内页查看详情
2022年09月23日
3,452 阅读
7 评论
15 点赞
2022-09-20
CAD/CAXA:基础用法、图框、图库、装配清单
概述 工程设计中,2D制图是基础,自然就会用到制图软件,CAD的大名,相信搞技术的没有不知道,当然,属于国外的软件,针对中国的大公司,整天追着要版权费,其实国内对应的电子图版CAXA,就2D绘图功能上,我认为和CAD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兼容打开和编辑CAD格式的图纸,软件体积更小,为啥不选择它呢? 真是应对了办公软件office和国产软件wps的情况非常相似,反正我个人使用上,基本已经全部变更为了WPS和CAXA了。正文 一个软件,在大学是一门课,不要指望着一篇文章就能学会,我也没有耐心去一个命令一个命令的去讲解,所以你如果对2D制图很感兴趣,还是去找一些详细的教程去看去学习,我这里只是顺口提一句,将一些使用注意点或技巧。基础用法 如下图,这是一个CAD或CAXA的经典配置界面,上面一层(红色区域)是调用图框,标题栏,图幅设置,尺寸标注,公差标注等功能。 左侧(橙色区域)是绘制图形功能,直线,圆,多边形...都在这里绘制。 右侧(绿色区域)编辑修改功能,删除,剪切,复制,延长...进一步完善你的图纸。 这些命令中,每个命令都需要你亲手是体验,去摸索,光是看,永远学不会,软件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会因为你的操作不当导致损坏,反复使用,摸索,直到搞懂它。2D制图,首先要有制图基础,识图能力,这个是前提。图框、图库及装配清单 准确来说,我已经很久没有画2D图了,如今的软件,大多都是便捷操作,图框、图库都全部配齐,一键导入,装配图自动生成序号,自动生成装配清单,你只需要找对按钮即可,全部都是一键生成。 软件会配置标准的GB图库供你调用,自行修改成自己企业要求的图框,保持为模板,方便后期调用,图库已经集成了我们常用的标准件的尺寸图和参数,你只需要选择即可。 这样看来,这期课程,完全没有讲解的必要性了,下课。
2022年09月20日
836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2022-09-20
焊接A型、74°扩口、卡套、37°球头管接头,Hydraulic Fittings
概述 液压管接头在液压系统中,是很关键的部件,主要起到管路直接的连接密封作用,但液压管接头的种类又较多,从结构上就分为焊接A型管接头、74°扩口管接头、卡套管接头、37°球头管接头,更不要提角型,三通,四通,穿板... 我希望尽量能通过本文让你搞清楚这些。要搞清楚接头,螺纹是基础,关于螺纹的相关介绍,可以看我另一篇文章《 螺纹、法兰、标件 》正文焊接A型管接头为了简单直观的描述清楚,我特意搜集了相关的视频素材: 利用O型圈填料的原理,起到良好密效果,缺点就是接管只能焊接,管道上会存留明显的焊接痕迹,且一部分企业会认为焊接会产生焊渣、焊疤相关问题,有可能成为液压系统的污染隐患,所以,目前很多企业取消了这种接头的使用。 焊接A型管接头,其实是使用中还是有很大优点的,密封可靠,加工简单,最核心的它对管道的圆度和韧性要求极低,只是对制作人员的要求就是焊接要求,较高。74°扩口管接头 同样,还是先看视频 利用接头的锥型面,将管道扩开,锥形面的剖面角度,其实不仅仅只有74°,还有90°或60°,只是74°使用的更多一些,所以选配接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从它的原理上留可以看出,它对管道的要求更在意韧性,很多管道韧性度不好,扩开一点,就会出现裂痕,这在使用中是严格被禁止的。 74°扩口接头,在很多中压系统,机床使用的比较多,手册标准定义的是不能耐高压,事实上它对应美国parker的接头标准JIC,是可以用在5000psi的使用场合的。卡套管接头 先看视频: 卡套接头是重中之重,它广泛的用在航空和工业体系当中,占市场份儿的70%以上,它正在逐步淘汰上面介绍的那两种结构,相比焊接A型管接头,密封圈总归存在老化,寿命问题,相比扩口接头,它更适合高压或超高压环境,尤其是目前新型的工艺,可以将管道直接挤压成型,取消了卡套零部件,更是大大提高了它的可靠性。 卡套接头,同样对管材的圆度,韧度均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卡套体需要硬度较高的材质,或需要经过特殊的热处理工艺。 现实生活中,卡套接头还是会发现漏液现象,大概率是没有严格满足它对管材的技术要求,或卡套材质太软,无法卡进管道,这里给出一个应急补救办法,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建议采用。 1.采用代用软密封的卡套体,优点是几乎无缝替换,密封效果好,缺点是,价格略高。 2.带O型圈的卡套焊接管,完美匹配卡套接头,缺点是,又转换成了焊接管接头,需要焊接,一般常用在连接软管接头上。37°球头管接头 37°球形管接头,是利用球形面和锥面配合密封,硬碰硬连接密封,可靠性很高,所以主要应用在航天领域,使用范围较小,我就不过多介绍,感兴趣的可以去看 航天标准 37°球型密封液压管接头,QJ2889液压管接头的选型 各家有各家的产品样本,各家有各家的编号规则,但总来说,大家还是普遍认可早期永华接头样本编号规则,详见: 液压管接头-BRENNAN以及永华接头样本 永华的样本型号,准确来说,应该是伊顿液压的编号,采用这个编号去咨询沟通,业内应该无人不知,不嫌麻烦的业务员会帮你转化成他们自己的编号,嫌麻烦的直接拿来用。 最后,附录一下金属管道的选型和布管规范吧。附录A:金属管选型清单金属管道规格参数金属管道规格参数附录B:金属管布管规范 安装布置硬管管路注意事项 两固定点之间的连接,应避免拉紧,需有一个松弯部分,如下图所示,以便装卸,也不会因热胀冷缩而造成严重的拉应力。 管子的弯管半径应尽可能大,其最小弯管半径约为硬管外径的2.5倍。管端处应留出直管部分,其距离为管接头螺母高度的二倍以上。如下图所示 硬管的主要失效型式为机械振动引起的疲劳失效,因此当管路较长时,需加管夹支撑,不仅可以缓冲振动,还可以减少噪音。在有弯管的管路中,在弯管的二端直管段处需加支撑管夹固定,在与软管连接时,应在硬管端加管夹支撑。管夹间距推荐如下图、下表。 避开障碍物时不要使用太多的90°弯曲管,流体经过一个90°的弯曲管的压降比经过两个45°的弯曲管还大。如下图,应选用正确的弯管角度。 布置管路时,尽量使管路远离需经常维修的部件。如下图所示 管路排列应有序、整齐,便于查找故障、保养和维修。如下图所示
2022年09月20日
1,673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1
2
3
4
✖
使用
Typecho
建站,并搭配
joe
主题(有修改)
蜀ICP备2022005623号-2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212号
本站已运行
00
天
00
时
00
分
00
秒
Copyright © 1970 ~
Xcshar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