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的博客
xcshare.site

分类

💼工作

下的文章

xcshare:Hydraulic Engineer,生活记录与感想!
9
xcshare.site
铝合金阳极氧化处理工艺
概述近期的项目涉及到铝合金材料的表面处理,其中阳极氧化是铝合金材料很常用的一种表面处理方式,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后,可以快速提高铝合金材料的表面硬度,耐磨性,绝缘性,美观性(可以是各自颜色)。阳极氧化的原理和详解,很容易搜索到,大家自行补习,我这里主要想提一下:普通阳极氧化、硬质阳极氧化及导电阳极氧化的区别:普通阳极氧化与硬质阳极氧化的区别简单来说:普通阳极氧化与硬质阳极氧化差异在制造的过程及及膜层的性能。 一般来说普通阳极氧化用的是定电压方法,槽液温度在18 25度范围内进行生产,氧化出来的膜层6 30μm,不能做很厚的膜。硬质阳极氧化一般是定电流方法,槽液温度在0 8度范围进行生产,氧化出来的膜层达到50μm以上,硬度与耐磨性能更高。导电阳极氧化又有怎样的区别一、生产工艺不同:1、阳极氧化是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在铝制品(阳极)上形成一层氧化膜的过程。2、化学导电氧化(又叫化学氧化)其实不需要通电,只需要在溶液中浸泡即可,是一种纯化学反应。二、生产时间长短:1、阳极氧化需要的时间很长,生产过程需要数十分钟。2、化学导电氧化的生产工艺所需时间很短,一般在几秒钟就可完成。三、耐磨性好坏:1、阳极氧化生成的膜有几个微米到几十个微米,具有良好的硬度和耐磨性,可用于生产厨具等日用品。2、化学导电氧化的氧化膜层厚度较薄,约为0.3~0.5μm,耐磨性性能差。四、导电性能不同:1、阳极氧化生成的膜绝缘性能良好。2、铝件进行化学导电氧化后具有一定的防腐蚀性和导电性 ,在电子设备上 ,铝材零部件化学导电氧化后可以防止电磁信号的干扰。五、适用范围不同:1、阳极氧化对铸造铝的阳极氧化效果不好,不适合造型复杂的铝制品。2、化学导电氧化可用于变形的铝制电器零件,应用于不适于阳极氧化的较大部件或组合件。总结为啥要分这么多区别,核心点不就是增加的厚度问题吗,越厚就越耐磨,上面提到的什么硬质还是导电,不过是实现的方式罢了。遇到的痛苦:当你选择不同的氧化方式和厚度,前期设计零部件或加工之前,需要计算尺寸余量,这是让我很烦躁的事情,有的公司可能有工艺员进项把控和调整,但我前期设计好零件后,后期才发现,阳极氧化后,尺寸很可能超差,又开始调整尺寸,烦躁! [/A:不高兴]
19
xcshare.site
白话液压,轻松学习液压知识
最近发现一本简单易学的液压教材《白话液压》,挺有意思,作者努力摆脱原有的刻板、枯燥等普遍学习这类理科书籍的痛苦,争取添加学习的趣味性,书本中引用了较多的有意思的绘图,概念的了解一些核心知识点,深度我觉得刚刚好,其实更深的理论及数学模型,对于绝大多数液压应用型人才来说,其实没必要去学习,反而消磨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当越来越看不懂的时候,不能很快应用起来,建立学习自信心,是非常关键的。 这本书的前言写的很好,至少,我觉得作者写的很诚恳,这里直接引用:本书是为以下一些朋友而写的。——即将学习液压的大学生们: 你们即将学习液压,但液压为何物,心中没底,请你打开本书,这里没有教材中晦涩难懂的语言,也没有复杂的计算公式,但通过本书的学习,你能掌握液压的全貌、原理,了解到教材中没有的当今世界液压新技术,分享作者 30 多年的领悟。——初涉液压的金融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决策者: 你们学经济金融出身,可能从未接触过液压产品,对液压尚一无所知,但却需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是否投资某项液压技术和产品。凭着你们极强的理解能力,花几小时浏览本书,你们就可以了解液压技术的概况、市场发展趋势和前景,抓住液压技术的脉络,从大局认识液压技术的价值。——液压企业的二代企业家: 你们从父母手中接过了液压企业,为了推进我国液压产业的发展,你们有责任继续引领企业发展。虽然某些技术细节问题可以交给员工处理,你们一时还不需要关注,但液压技术的总体概况你们需要把握,以便支持创新。本书可以为你们以后深入了解某项目或产品细节提供技术地图和指南。——液压企业的管理人员、财务、采购人员: 也许你们有很多的时间与液压产品亲密接触,却不太清楚这些产品是怎么工作的,价值何在。这是因为,在液压系统工作时,液压油在管道和元件内部流动,看不见,摸不到,所以,会感到液压控制很抽象,不好懂。本书可以帮助你们透过液压元件的外壳,了解液压元件系统是怎么工作的,从而可以更理性地了解本企业的产品,企业发展前景,了解一线的同事们在为何而流汗,与他们有共同语言,不说外行话,知道怎么更好地配合他们。——液压企业的工艺人员、制造员工等: 你们也许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听过有关液压的课程。不要紧,液压并不难懂。要读懂本书,只要有中学物理基础就够了,没有学过微积分也可以。在你们所从事的工作方面你们是行家里手,毋庸置疑,但读了本书,你们可以更了解液压技术的原理和概况,更懂得你们目前工作的价值和意义,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从而做得更好。有些难点,在初读时,可以先跳过。读着读着,你就懂了; 想着想着,你就通了。——来到液压企业或主机企业,一头雾水的大学机械类毕业生们: 你们在学校也学过液压课程,知道一些液压的理论,但由于种种原因,见木不见林,还未抓住液压技术的概况和关键、现状与趋势,来到液压企业,不知该怎么发力。这是很常见的,因为你们学校里用的液压课本大多是很基础的,面很窄,重点放在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知识体系,以理论思维训练为中心,注重公式推导,却不重视物理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课堂讨论的都是理想状况,一些最关键的本质因果关系都未曾揭示。遑论有些所谓教材,东拼西凑,南抄北袭,未经自己的思索,也未到实践中去检验,导致不恰当的,甚至是错误的提法,广泛流传,给读者带来困惑和误导。有些课本内容极其陈旧,与世界液压技术当前发展状况相去甚远,很多 20 世纪 80 年代就已出现,现在已十分成熟普遍应用的技术都未介绍。 而目前有许多应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液压教材,只是本科教材内容的缩减而已,晦涩难读,并不适宜自学。说实在的,作为液压工程师,能用微分方程描述液压元件系统,固然好。但是,面对实际应用、设备故障,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先定性再定量。很多场合,光定性就能解决问题了。需要的是清醒而周密的逻辑判断能力,要使用微分方程才能解决问题的场合是少而又少的。 液压技术面对的全都是非理想状况,有大量的不确定性。驾驭这些非理想不确定,才是液压工程师的真本事。虽然液压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是一个小行业,但现代液压技术经过近百年的发展,现在已是极其丰富,相当成熟了。其中几乎每一项技术都有几十甚至几百个专业技术人员花了几年甚至几十年时间研究过,有很多很多的技术细节、特殊情况的特殊处理,有着极深的学问,这些相对个人的学习能力而言,是博大精深,穷毕生精力都学不完的。所以,真不能误解液压技术如本书叙述的那么简单,还是需要一些耐心学习的。不花时间,掌握不了其精髓。本书不能帮助你们登上液压技术的巅峰,但可以帮助你们了解概况,尽快到达山脚,看清攀登的途径。祝你们成功!千里之行,始于跬步。借朋友的一首诗,献给热爱液压的朋友们。走着走着天就蓝了 海就阔了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草就绿了走着走着坡就缓了 路就直了走着走着你就来了 心就醉了 目前,在液压技术领域内,有一些捕风捉影,混淆概念,传播不实的说法。希望本书能帮助读者鉴别真伪。本书的目录如下,让你快速了解本书内容,第1 章 基础概念1.1 什么是液压 1.2 衡量液压技术的最基本的物理量 1.3 液压技术的历史与当今应用 1.4 为什么液压技术会被广泛应用 1.5 对液压元件的要求 1.6 液压产业概况 1.7 液压元件的图形符号第2 章 负载力2.1 不同特性的负载力 2.2 负载力的综合作用 2.3 对控制负载运动的要求第3 章 液压油及其他压力介质3.1 作为传递动力的媒介 3.2 液压油的其他作用与特性 3.3 难燃液 3.4 环保液 3.5 清水第4 章 液压缸4.1 典型结构和功能 4.2 类型和特点 4.3 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第5 章 液压阀5.1 液压阀的分类与命名 5.2 单向阀与梭阀 5.3 压力阀 5.4 流量阀5.5 换向阀 5.6 换向节流阀 5.7 电调制阀 5.8 平衡阀 5.9 阀的连接安装形式第6 章 液压泵与马达6.1 衡量液压泵的基本参数 6.2 齿轮泵 6.3 叶片泵 6.4 柱塞泵 6.5 驱动泵用的原动机 6.6 泵的变量特性 6.7 马达 6.8 流量脉动与噪声 6.9 选用第7 章 密封件7.1 作用原理与种类 7.2 要求与应对措施 7.3 应用中损坏的原因第8 章 液压辅件8.1 管道 8.2 油液污染 8.3 过滤器 8.4 油箱8.5 蓄能器第9 章 液压回路9.1 差动回路 9.2 节流回路 9.3 闭式容积控制回路 9.4 多泵回路 9.5 多缸回路 9.6 闭环控制回路 9.7 能量回收与利用第10 章 液压驱动+电控10.1 为什么液驱要电控10.2 电控系统简介 10.3 液驱电控的三级水平 10.4 状况监测和综合效益第11 章 液压测试11.1 测试是液压的灵魂 11.2 液压测试的种类 11.3 液压测试的仪器 11.4 液压测试的准备 11.5 努力读懂测试曲线第12 章 液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与故障排除12.1 安装 12.2 调试 12.3 维护 12.4 故障诊断与排除 12.5 再制造第13 章 设计与仿真13.1 关于液压元件设计 13.2 关于液压系统设计 13.3 关于液压仿真第14 章 液压的增长热点、研发热点与发展前景14.1 液压产业当前增长热点 14.2 液压技术当前研发热点 14.3 液压技术会被取代吗?附件下载:可以的话,还请尽量购买正版书籍,支持作者!创造者需要这些动力,所以,这里我就不分享电子版了! [/A:吐舌]
240
xcshare.site
600MPa水切割系统如何选,二手(准新)水切割系统
概述公司在成都,两年前,上了一套600MPa的机器人加砂水切割系统,俗称:水刀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我开始对水刀系统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估计很多人对水刀系统都没概念,那就直接上视频,最简单明了: - 视频 - 水刀系统,利用强大的水冲击力,可以完成各种材料的切割,最大的好处:那就是被切割材料切割后,不会产生应力。水压越大,切割材料的厚度就越厚,切割稳定性和精度也就越高,公司这台水切割系统,是目前市场上算比较大的高压系统了,在压力600MPa面前,一切都是浮云。就是因为这样打水压,就需要更有力的手臂来抓枪头,很强的后座力,要实现准确的切割,那就必须依靠机械手臂来配合。公司这台采用的是ABB公司的IRB2600系列的拳头产品。只是水的切割,就可以秒杀大部分材料了,遇到更难缠的材料,想想,如果向水里加微小的沙粒,那是怎样的切割力600MPa水切割系统,机器人加砂水刀系统如何选,二手(准新)水切割系统(水刀系统)如何处理?准确来说,我们这套系统就是集成了目前市场上最大的优势,超高压(600MPa)+机器人(ABB机械手)+加砂的系统,可以说是水切割或水刀系统的高配了。之所以上这样高配的水刀系统,原因是当时完成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初加工,涡轮的叶片曲面是比较复杂的,普通的机床设备根本就没办法。结果,设备是买回来了,安装调试好了,市场风云有变,没有拿到对应的切割订单,这么高端的水切割系统,直接放到旁边吃灰了...600MPa水切割系统,机器人加砂水刀系统如何选,二手(准新)水切割系统(水刀系统)如何处理?感悟一个决策是多么的重要啊,看似是一个上与不上的选择题,可是一旦选错了,那直接就是损失的白花花的银两。水系统现场照片既然已经上了,那就索性拿来学习研究一下,看看水刀系统的构成和外形:因为水刀系统的切割,会产生较大的水冲击声音,更是防止高压水滴的误伤,用一个隔音的房间罩起来还是很有必要的,又防噪音,又安全。 面临的问题很快,这就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又是一道选择题600MPa水切割系统,机器人加砂水刀系统如何选,二手(准新)水切割系统(水刀系统)如何处理? ,没有接到订单的情况下,如何处理这套设备,卖吧,当二手产品处理掉,痛心啊,不买,放在厂房,不但不能创造产值,占用资金,还占用厂房地方。总结最后还是简单总结以下:这里也算是为公司打一个广告了,如果你有水切割需求,刚好打算上一台这样的设备,相信我,买这个性价比绝对非常高,你能看到本贴,说明设备目前还在,可以随时和我联系:271650168@qq.com
335
xcshare.site
液压附件介绍:蓄能器、过滤器、换热器、加热器、油冷机
概述液压附件,在液压系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确保液压系统很流畅良性的长期使用。液压系统运行经常会发生污染物卡塞,发热严重,压力波动。。。等种种现象,这就对应产生相应的液压附件元件。正文蓄能器 蓄能器可以吸收泵的脉动,也可以作为应急能源,或短时间补充大流量的使用工况,关于蓄能器,我以前有写过对应的文章, 液压附件之液压蓄能器 accumulator 这里不再过多描述。过滤器过滤器是液压系统中保证油液清洁度的根本元件,根据压力等级的不同,分高压、低压、中压过滤器,根据安装方式的不同,又有板式或管式的区分,根据过滤精度,同样会划分为不同的过滤等级。滤材,滤芯的材质,典型的有不锈钢网或玻璃纤维,更高的过滤精度通常都会选择玻璃纤维材质。提到过滤器,自然就要提到油液的污染等级。经常会用到的油液污染度等级有GJB420和NAS1638 两个标准划分比较类似,GJB420应该是在参考了NAS1638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以前还有两个标准的对比资料,不过一时半会没找到,后期补充。关于GJB420 在本站也能找到对应的介绍: GJB 420B 2006 航空工作液固体污染度分级换热器换热器重要是系统散热的主要元件,通常用到的是通过空气 液压油或水 液压油进行热交换,所以就出现了板式风冷换热器和水冷换热器。风冷换热器水冷钎焊式换热器换热器如何选择呢?那需要计算换热面积,知道系统的发热量,一般来说,厂家会要求提供,热源介质的入口温度,出口温度,流量值,冷源介质的入口温度,流量值来计算换热器的换热面积,事实上,这些数据很难再前期就能提出,除非你能计算出系统的发热量或功率,下面给出HYDAC公式的板式风冷换热器的选型计算过程:参数说明举例说明水冷换热器的计算,各厂家内部都有对应的计算软件,我们还需要咨询供应商给予技术支持,网上也许有这样的软件,但至少我目前是没有的。加热器平常用到的加热器是只的电加热器,电热阻丝,这个应该并不陌生,家用的水壶加热器也是这种,只是工业级的功率会更大,防爆要求更严格一些。通常这种电加热器使用在液体加热中,工业管道气体加热也会采用这种,优点就是可以做到很高的耐压等级,缺点也很明显,和空气换热中,换热面积受限,通常换热效率并不高。空气加热最形象的就是电热阻丝的加热器,就类似于热吹风机,加热有很多热阻丝构成,大大的提高了换热面积和效率,但缺点是无法应用在高压场合。 另一种就是上面提到的换热器,站在热源的角度看是制冷,但站在冷源的角度,就是加热了,缺点是热源的高温点是受限的,不像电加热很容易突破几百甚至上千摄氏度。油冷机为了快速获得冷源的液体介质(通常低于环境温度),就出现了工业制品:油冷机,因为要低于环境温度,所以并不是利用环境空气进行换热的,就算设备上有风机,那也是辅助制冷,核心的制冷元件和空调类似,通过压缩机只能,换热介质和空调一样是氟R22你如果对油冷机的系统原理很感兴趣的话,我这里提供一份冷热一体机(带加温功能的油冷机)的系统原理,供你参考:
492
xcshare.site
液压泵介绍: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离心泵、手摇泵、气动增压泵
概述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心脏,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将机械能或电能转换为液能,经过多重控制方式,适用于各种工况进行做工。液压泵,这一课应该怎么讲,思考了一下,还是了解性的学习以下,泵,它的作用非常核心,深挖知识点的话,很多,价格差别也非常大,它毕竟是一个旋转部件,一直在运转,一旦故障,泵是最容易被,拉伤,卡塞,断裂等问题出现,而泵一点损坏,整个系统就失去了动力,类似于一辆车,没有了发动机。现在有B站真好,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动画或视频很直观的显示,下面这段视频,可以让你快速了解几种常用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视频 - 正文所以,下面我就直接描述各类泵在我所涉及到的应用场景,总结出的优缺点和应用注意事项了。如果想了解更专业性类的资料,可以看看我的学习笔记。齿轮泵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抗污染性强,中低压系统推荐使用,其实从齿轮泵的结构来说,没任何问题,但可能就是因为入门的门槛较低,导致供应商的品质残差不齐,价格差别也是几十甚至上百倍的差别。 齿轮泵可以适用低粘度介质吗?其实,这个和泵的结构关系不大,和泵的工艺有关,我就曾经看到过飞机的燃油系统,大约6MPa的工作压力,就是利用齿轮泵供给的。但我们常用的工业泵,用在燃油系统中,低压工况还勉强没问题,压力一旦超过2MPa,齿轮泵的磨损或内泄导致压力山不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叶片泵各方面都比齿轮泵高一些,压力的脉动和噪声,也都比齿轮泵更优,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叶片泵开始有变量结构的出现了。相比齿轮泵,价格差异,在一些微型泵的工况下,叶片泵无法做的比齿轮泵更小,除此以外,我认为,叶片泵基本都可以代替齿轮泵,是一种使用体感上更优的一种产品。最后再谈一下叶片泵用在低粘度介质中是怎样的情况?虽然这个很少有文章论证这一点,但以我的使用工程经验来看,叶片泵会更好,更适合低粘度介质。柱塞泵 柱塞泵在本站介绍的文章较多,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柱塞泵把变量机构用到了完美,在高压领域(21 42MPa),可以说,柱塞泵是主场,搭配变量机构,覆盖大多数工程应用场合。那柱塞泵可以用在低粘度介质吗?这个问题不好下结论,工程中,有用柱塞泵打燃油的案例,但很少一部分可以做到长期使用,这毕竟和使用频繁度,使用压力,温度有关。但更多的案例是出现了,斜盘断裂,磨损严重,寿命不超过1年的情况出现,所以,仍然和泵的结构无关,和零件工艺有关。离心泵离心泵应该就是水系统应用场景的老大了,缺点是没办法供给高压,能做到2MPA就已经是天花板了,这里给出一个离心泵的简单压力换算,离心泵一般出口压力喜欢用扬程来表示:1MPa约等于100m的扬程如此这样进行推算。水是粘度介质的基础介质,所以离心泵很适合用在低粘度介质,缺点就是无法提供高压,一般使用不超过1MPa.手摇泵手摇泵是非常经典的单柱塞运动组件,一个柱塞,外加两个单向阀,就构成了手摇泵。优点是可以提供更高的高压,比如柱塞泵覆盖不了的:42 100MPa的范围,结构简单,是工况为静压压力的首选,缺点就是无法连续的提供流量。气动增压泵手摇泵,总是需要人来摇来摇去的,于是,聪明的人类,就发明了气动增压泵,利用压力气体加换向阀组合来代替人力操作摇杆,当然,气动增压泵的原理,并不是简单的驱动摇杆来回移动,而是利用大小腔的横截面之比等于压力比的关系进行驱动的,结构视频还请自行搜索,所以气动增压泵有一个增压比的参数,指的就是驱动气压和输出液体压力的比值关系。气动增压泵的作用和手摇泵类似,只是操作和控制上,更适合远程自动化控制的逻辑,但价格却是手摇泵的很多倍。
370
xcshare.site
大口径阀门:球阀、蝶阀、闸阀、调节阀、减压阀
概述 工业管道系统中,经常会使用到大口径阀门,阀门的结构并不复杂,小球阀,我们经常看到,而且价格也很便宜,但当阀门规格大到一定程度,各方面就会完全不一样,好不夸张的说,往往一个阀门就是一个系统或设备。  上图是我以前接触过的一个DN250的高压球阀,你可以看到它是通过一套独立的液压系统通过齿轮齿条液压缸进行驱动的,同时集成了简单的电气控制本地操作和远程操作功能, 抛转引路 想说的是,大规格的阀门在石油、天然气、火电、化工行业的管道上使用很广泛,看似简单的开关功能,但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安全、可靠就是这类阀追求的核心目标。开关类阀门 球阀、蝶阀、闸阀 都属于常用的开关类阀门,可以通过下面的视频做一个简单的结构了解: - 视频 - 我给出我个人的说明:球阀: 球阀的特点:密封性非常好,可靠性很高,不过对于高压工况,球阀的驱动扭矩往往较大,不容忽视。球阀的体型都较庞大。所以连接尺寸和重量也需要重视考虑。蝶阀: 蝶阀的特点:体型和重量比起球阀来说,小很多,密封却成了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很适合低压或通风环境,随着三偏心蝶阀的使用,蝶阀也正在逐渐向高压领域进军。闸阀: 提到闸阀,我第一反应就是小时候农村水渠放水用来开关支路的阀门,结构很直接,也很形象,抽拉打开关闭,闸阀据说适用高压,可靠性也高,我接触的不多。流量调节类阀门调节阀 调节阀实际执行的是流量调节,在液压行业中,应该称之为比例节流阀才对,但如果负载只要不是完全封死的工况下,流量的变化又会引起压力的变化,进而有的工况,就是利用调节阀来进行压力调节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分不清楚,到底是流量调节阀还是压力调节阀,那是不是干脆就不提压力或流量了,直接称之为调节阀(这部分是我猜想的) [/A:你懂的]  事实上,这个名字起得很糟糕,至少我认为是这样的。因为调节阀这个概念太广了,无法来准确的形容这个阀门的结构或功能,不过,大家都这样称呼,并已经达成共识,那我也只能遵守它的命名。 关于调节阀,我以前写过文章,请参考 谈一谈工业调节阀(调节概述及基础知识)(一)压力调节类阀门减压阀 我这里提到的减压阀其实是称为自力式减压阀,它利用出口的压力引压管(反馈)和执行器的弹簧设定压力形成一种平衡,进而保证出口压力。这和我们液压行业中理解的减压阀是一致的功能,只是压力的设定范围很窄,并且也不便调节。它的工况适合一旦设定好就很少去调节。  事实上,对规格阀门中,还有很多是没有反馈管的减压阀,这类阀无法自平衡出口压力,它仅仅适合气流量不变,出入口压力不变的工作场景,这类阀适用工况的范围非常窄,请慎重选择,否则无法达到你想要减压的目的。 出口压力不稳定,清不清楚怎么变化的情况下,一律选择自力式减压阀,这是我对你的忠告!
165
xcshare.site
磁翻板液位计3D模型,多格式文件格式(igs,step,SLDPRT)
概述磁翻板液位计在工程使用中,还是会很频繁的使用到,改模型包是我以前收藏的,做项目的时候,经常会调用,模型画的很逼真,调用也会节省你大量的设计时间,我并非模型的设计者,现在免费分享出来!文件信息文件名称:磁翻板液位计3D模型文件大小:压缩后12.4MB压缩格式:exe (我亲自压缩,便于分享,非病毒)源文件格式:igs,step,SLDPRT图片预览: 文件下载 - 隐藏 -
591
xcshare.site
液压阀介绍之比例阀Proportional valves,伺服阀Servo valve
概述: 之所以把比例阀和伺服阀单独罗列出来,是因为这两种阀无法把它划分为常规的压力、方向或流量系列。比例阀和伺服阀可以说完全覆盖或代替我们所提的常规阀门。比例阀 严格意义上讲,比例阀应该指的是常规阀门的基础上增加了比例控制信号,比如比例压力阀、比例节流阀和比例方向阀。压力和流量阀增加了比例电信号后,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只是本地控制变成了远程控制,但方向阀增加了比例电信号后,就发生了质的变化,用法多多,最后也就进一步升级为伺服阀了。比例和伺服阀的区别 比例阀和伺服阀到底是啥区别?很多人可能都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所谓伺服阀,以前是只频响更快,特性参数更优的比例方向阀,原理上大多采用喷嘴挡板式的结构,比例阀则是采用比例电磁铁技术,但随着比例技术的提升加上阀芯的反馈闭环技术,如今的比例方向阀,在我们常规的使用中,完全媲美伺服阀,我认为没什么区别,但在一些高频下领域,比例阀始终是跟不上伺服阀的。(个人理解)比例伺服阀符号比例阀的用法比例压力/流量阀 这个和手动阀门的用法基本一样,只是把本地现场条件变成了远程电控调节,这当然好,但需要提供控制电信号,系统搭建相比于手动调节略显复杂,看使用工况选择吧,这类不在过多的陈述。比例方向阀 前面说过方向阀一旦增加了电比例技术,它的用法将得到质的飞跃,它不在是仅仅可以控制方向,它同样可以实现比例流量和比例压力的调节。下图,比例方向阀可以控制换向,可以控制左右油口的流量,或压力,当然,做压力控制时,一般要和反馈压力变送器形成闭环控制。伺服阀关于伺服阀,我以前写过文章,请参考 电液伺服阀特性参数、定义、技术术语,如何测试操作。
1039
xcshare.site
液压阀介绍之溢流/泄压/安全阀、减压阀、平衡阀
概述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可划归为三大类:方向、流量、压力,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压力阀系列溢流/泄压阀、减压阀、平衡阀。压力阀 顾名思义,控制或调节压力的阀门,称之为压力阀,所有的压力阀都有一个特点,那都是依靠弹簧力来实现压力的平衡,所以,从结构上来说,压力阀内部都会有弹簧这个零部件。溢流/泄压/安全阀 因为原理、工况或作用的叫法不一样,但其实是指的同一种阀门,我一般更喜欢称之为溢流阀,我们看看溢流阀液压符号:  通过液压力和弹簧力抗衡并平衡,就是溢流阀的工作原理,在液压系统中,溢流阀用来做系统压力的最高限定或安全作用来使用。 溢流阀的核心点:入口接高压,出口泄压(一般直接回油箱)减压阀 把液压的高压油减至一个低压的目标值来使用,它和溢流阀最大区别是,溢流阀关心的是入口压力,减压阀关心的是出口压力,这里PS一下,当减压阀的入口压力低于出口压力的情况时,你直接可以把减压阀当做一根直管段来处理。减压阀的符号:这里给出一个减压阀的工作动画:减压阀选择减压阀有两种;2通减压阀和3通减压阀(减泄压阀),这个一定要注意,简单来说: 2通减压阀:在出口堵死,无泄漏的工况下,只可以从0缓慢加载到你需要的目标值,如果超调,那是无法再降下去,除非打开负载来实现再次调压。(因为阀门没有泄油口) 3通减压阀(减泄压阀):可以任意设定压力,能升能降。 2通减压阀最大的优势就是无泄漏,接管简单,很适合在乎泄漏的系统。 3通减压阀就是我们平常选择最多的减压阀结构,调节上自由,灵活。减压阀的作用减压阀除了可以满足高压系统中对低压之路的需求外,另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稳压,系统压力的变化,泵的波动,都会被减压阀阻挡掉,给负载提供一个稳定持续的压力源。平衡阀平衡阀我以前写过文章,想了解平衡阀的,请参考 讨论一下液压系统中,平衡阀、抗衡阀、counterbalance valve的作用
196
xcshare.site
轴向带边,表盘150,M20X1.5的压力表模型
概述 这个压力表模型应该是我多年前认真画出来的模型,还是比较用心,模型很细致,包含了刻度,螺纹以及表盘的安装尺寸,和实物都是完全匹配的。文件属性文件名称:Y150轴向带边压力表3D模型文件大小:压缩后1.85MB压缩格式:exe (我亲自压缩,便于分享,非病毒)源文件格式:SLDPRT(solidworks2016)图片预览: 文件下载 - 隐藏 -
170
xcshare.site
PC机柜3D模型,solidworks2016格式,钣金机柜模型
描述 PC机柜,几乎涉及到自动化控制设备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样式,部分钣金厂家甚至用这款机柜作为标准产品讲解和宣传,本模型采用solidworks2016绘制,涉及非常详细,包含了内部的任何一个小部件,我并非模型的设计者,以前做项目的时候会用到,似乎是付费购买过来的,现在免费分享出来!文件信息文件名称:PC钣金机柜3D模型文件大小:压缩后139MB压缩格式:exe (我亲自压缩,便于分享,非病毒)源文件格式:SLDPRT(solidworks2016)图片预览: 文件下载: - 隐藏 -
663
xcshare.site
液压阀介绍之节流阀、调速阀(流量控制阀)
概述: 液压阀,是液压系统的核心控制元件,可划归为三大类:方向、流量、压力,今天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流量阀系列节流阀、调速阀。流量阀 顾名思义,调节介质流量大小的阀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活中常见的自来水龙头,对,它就是一个节流阀,可以开大开小,影响水流量的大小,只是液压中用到的节流阀大多介质是液压油,耐压等级更高,调节精度要求也高。节流阀 节流阀可以说是最简单的阀门之一了,液压符号如下:探讨节流阀,自然就会涉及压损,节流孔径直接的关系,关于这方面,请参考我以前写的文章: 用Simcenter Amesim 仿真节流孔径、压损以及流量的关系 xc学习Amesim之练习  事实上,往往是越简单的东西,越能代表经典,搞流体控制,能明白压损和节流孔的关系,其实就搞懂了一半以上的问题现象,工程应用中,节流阀通调节流量,可以影响调节负载压力,或利用节流阀的压损来实现压力调节。针阀 针阀是节流阀中的一个“突击队、小分队”,阀芯大多类似一根针型,所以这样命名,从受力分析来看,针型阀更适合做高压的场合,精密调节的工况,所以阀芯规格一般都是小口径,不会超过DN8的情况。调速阀(流量控制阀) 节流阀的压损会随着流量的变化而变化,那在节流阀前段再增加一个定差减压阀,使得节流阀一直维持在一个恒定的压差下产生的流量值,这样,调速阀不会被工况的负载压力变化而影响。 这块比较绕,感兴趣的同学自行研究学习,准确来说,调速阀属于一个组合阀门,搞清楚原理后,可以自行设计组合,工程中确实需要这样的产品来解决问题,只是在我涉及的工况中,很少会用到。
博客主页 行业知识以及项目经验分享,是件有意义的事情。为国家培养中层力量,发挥自己的一点作用! 51统计
蜀ICP备2022005623号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212号 本站已运行 1 年 85 天 10 小时 3 分 Copyright © 2022 ~ 2023. xcshare:Hydraulic Engineer,生活记录与感想! All rights reserved.
历史足迹
分类目录
  • 💼工作
  •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