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液压泵是整个液压系统的心脏,每个搞液压的工程师,都会接触和使用到,在工业系统中,液压泵使用已经非常成熟,但对于一些特殊油液,比如,航空煤油,航空紫油系统,液压泵就是第一道大难关。
不过,今天我们不谈介质对液压泵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来谈一谈,变量柱塞泵的控制方式。
从定量泵到变量泵的发明,我认为是一个质的飞跃,人们越来越重视节能利用,功率的损耗浪费,系统热量的产生做到釜底抽薪。
在工程应用中,代表作是力士乐系列的A10VSO的柱塞泵使用最为广泛。
正文
变量泵的结构:
系统结构,建议还是直接看视频,直观生动:
变量泵的控制方式:
恒压:当负载的压力达到泵的控制器所设定的压力值时,排量减到最小。
负载敏感:在恒压控制的基础上,始终维持控制调节元件(比如节流阀)压损为泵控制器的设定压损值,一般为14bar或20bar可调。流量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恒功率:在上面两种控制的基础上,始终维持泵的输出功率为设定值,压力和流量的乘积为设定值。在驱动功率有限的情况下,很有必要。
变量泵的原理和压力流量曲线变化:
变量泵的原理,多年来,我一直看的是云里雾里,虽然知道如何应用,但就解析它的原理,始终搞得不是特别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提升,如今,终于搞明白了其中的变化过程:
控制方式 | 原理 | 压力流量曲线 |
---|---|---|
恒压 | ![]() | ![]() |
负载敏感 | ![]() | ![]() |
恒功率 | ![]() | ![]() |
请仔细看他们之间的曲线变换,就能看到流量和压力在不同泵控制方式的区别:
恒压泵:
单方面反馈只是压力信号,泵的排量只有两种选择,全排量或接近零排量,其实这已经解决了工程使用的90%的痛点,大部分工况,负载的动作过程都是很短暂的,系统长期停留在没开始位置或已结束位置,此时,用恒压泵就很合适,没动作的时候,泵一直是接近零排量运行。
负载敏感泵:
反馈信号是压差值,使得它为了维持控制调节元件(比如节流阀)的压差,随着节流阀开度的调整,泵的排量也对应比例调整。
这种控制方式是为了满足那种动作过程较长或很长的工况,比如液压马达持续运转,或长行程的液压缸频繁动作,如果采用恒压泵,执行元件的速度可能就很快,为了调整执行元件的速度,就得加节流阀,此时的节流阀,节流阀在大流量面前,自然就会产生很高的压差,就成了功率损耗的罪魁祸首。
这时候,采用负载敏感泵,始终保持节流阀的压差值是一个很小的值:14或20bar, 自动改变斜盘的倾角,当节流阀开口很小的时候,泵的排量对应也会很小,减少不必要的功率浪费。
恒功率:
在有功率限制的场合中,确保输出压力和输出流量的乘积是限定值,防止泵的功率过大,导致驱动无法拖动。
动作原理解析
以上4个阶段,还请仔细揣摩,这确实需要一点分析力和抽象力,希望你能快速理解并应用,
goodluck!
访客
谢谢分享
访客
学习了,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谢谢分享
访客
谢谢分享
访客
谢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学习了学习了
访客
学习
访客
学到了
访客
不错不错
访客
哇!好专业呀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
访客
感谢分享